團年飯及開年飯有什麼傳統習俗?

團年飯及開年飯有什麼傳統習俗?

特約作者Kayley

農曆新年是華人社會非常重視的節日,傳統上於年三十晚,家人都會聚首一堂食團年飯,再於年初二吃開年飯。這些習俗不僅反映了香港的文化特色,也承載了家庭團聚和祝福的美好寓意。到底團年飯及開年飯有什麼傳統習俗呢? 讓我們一一來拆解!

團年飯幾時食?今年沒有年三十?

一般來說,每年農曆的年三十晚,一家大小會共聚吃一餐豐富的團年飯,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、和睦相處,並為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而準備。不過,由於自2025年起,會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晚,因此今年大家可提早於年廿九(除夕)食團年飯。

團年飯的傳統習俗

到了農曆的除夕晚,無論身在何處,香港的家庭成員都會盡量回家團聚,共同享用這頓豐盛的晚餐。以下是主要的傳統習俗:

  1. 飯前先拜神祭祖
    傳統上,吃團年飯前會先拜神,以表示對神明及祖先的尊敬,拜神儀式包括:向菩薩上香、拜地主、分別對五方土地龍神進行拜祭,最後則是上香拜祖先。
  1. 食材具有吉祥寓意 臨近新年,當然事事也要好意頭,所以團年飯選用的美食食材也充滿寓意,推介的中菜菜式包括:
  • :魚在廣東話中與「餘」同音,象徵著年年有餘,寓意富裕
  • :全雞象徵著家庭的完整與圓滿
  • 髮菜:象徵「發財」
  • 蠔豉:寓意「好事」
  • 長年菜:如菜心、菠菜等:寓意長長久久

團年飯傳統上會準備魚、肉、雞、鴨等四道主菜,再搭配五道小菜,共9道菜寓意「長長久久」;或是8道菜合稱「四盤四碗」、「八喜臨門」,希望事事如意。

       3. 準備較多米飯
團年飯會比平日準備較多米飯,寓意在新的一年家中的飯煲裡不會空空如也,保證「年年有餘」的好兆頭,而多添飯亦有「添福添壽」的意思。

  1. 團年飯後派發壓歲錢

傳統上吃過團年飯後,長輩會派利是給後輩,後輩會將利是放在自己的枕頭下,由年三十晚放到年初一,因此也被稱作「壓歲錢」,寓意新一年財源滾滾,一切順利。

開年飯幾時食?

古代相傳,年初一眾神休息,不應殺生,到了年初二眾神歸位,可以大魚大肉,因此傳統上開年飯多留待年初二吃,所以不論是家庭或公司,一餐豐盛的開年飯更寓意全年五穀豐收,吉慶有餘。

開年飯的傳統習俗
傳統上,最理想有9款開年菜式,象徵「長長久久」,或是9餸1湯,寓意「十全十美」。

  1. 回娘家
    傳統上年初二(開年),於古代,出嫁女兒會和女婿在這天帶著禮物回娘家,與父母及親人團聚,分享新年的喜悅。這一天也被稱為「開年」,寓意新的一年正式開始。
  2. 好意頭菜式
    開年飯的菜式同樣著重好意頭,除了「發財好事」、「橫財就手」以外,近年開始興起一道「撈起」,所謂「撈起、撈起,撈到風生水起」,賺到盆滿缽滿是每個人的心願,所以也是大受歡迎的賀年菜式。

當然魚、生菜及雞也不少得,象徵生生猛猛的意思。

總結
年三十晚的團年飯和新年開年飯是香港獨特的文化產物,充滿了家庭的溫暖和祝福的意味。這些傳統習俗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感恩,也是對未來的期盼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這些習俗可能會有所調整,但對於家庭團聚和美好祝願的核心價值始終不變。

鴻運當頭中式圍菜

今個農曆新年,無論是一家人團年、公司週年活動、春茗、週年晚會、學校校慶或是百日宴等,都歡迎預訂我們La Casa到會的鴻運當頭中式圍菜套餐,為新春節慶帶來奢華體面的餐飲體驗。"

Leave a Comment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